熱門關(guān)注
三陰交穴 足三里穴 涌泉穴 太溪穴 太沖穴 迎香穴 腎俞穴 血海穴 關(guān)元穴 風池穴 中脘穴 陰陵泉穴 肩井穴
人體穴位網(wǎng)
  您當前的位置:首頁 > 偏方大全 > 內(nèi)科偏方 > 呼吸內(nèi)科偏方

生姜藥用方散寒祛風開胃

時間:2012-10-05 11:56:16   來源:人體穴位網(wǎng)  作者:eeocool.cn

生姜,也叫白姜,是可食用也可藥用的一種植物。全國很多地方皆有栽種。為多年生縮根草本,根肉質(zhì)扁平橫走,有芳香味。在無霜凍南方地區(qū),姜可留地一直生長。生姜有分大種姜、小種姜、山姜(野姜)等品種。藥用以食用皆以小種的為好,百姓把小種生姜名叫“小黃姜”。其切面純黃色,味辛辣濃,肉細嫩,味香。當年的姜習慣稱“新姜”,隔年和姜叫“老姜”,藥用大多是用老的。

  生姜味辛或微苦,性溫,入肺、脾、胃及太陽諸經(jīng)。主治發(fā)表,通汗,祛風,散寒,開胃,止嘔,去水氣,開痰,去臭腥味。可解生半夏、生南星,烏頭及魚蟹,獸肉毒。治風寒感冒,咳嗽,胃寒嘔吐,泄瀉,痰飲。湯傷。生肌。生姜作藥用時,用量因人而異,少者3克,多者300克,特殊之用可增2000克。

  1.姜片糖。取當年生長鮮生姜,于夏秋間,采新姜洗凈。切片加溫與白煻一起制作姜片糖,可用于胃寒,肺寒,虛寒之人食用。

  2.腌制姜。取鮮嫩新姜,洗凈,去皮,曬軟。取來用鹽揉再加入紅酒糟,拌均,于陶瓷罐中密封好。過七天后取出可食用,有開胃之功。百姓常用于下飯菜。

  3.鮮姜之用。一般藥用之姜皆隔年老姜為好。因其辛辣芳香味濃。常中藥方劑中,比如“桂枝湯中的生姜”等方。如果是在野外全身被大雨淋濕,回到家中是換去濕衣后,煮一碗生姜紅糖熱湯服下,這樣可去寒濕。平時常煮生姜紅糖熱湯服。對于溫身體祛風寒也是有用的,在農(nóng)村有些年齡較大的人時常也見用。

  另外對于局部酸痛或筋骨痛者,可用老姜母與紅糖一起打爛包在患處。有較好的去風寒濕痛的作用。生姜之辛,紅糖之甘,化陰可營養(yǎng)筋,其性之溫,可化其陰寒通血脈。

  4.取姜汁用。洗凈老姜母,涼曬去水氣后。取物榨出姜汁10-30ml,與鮮竹瀝10-30ml,少許明礬1-5克,共同調(diào)均。可治痰塞咽喉之急救用。也可用腦部血阻之病。

  5.取姜粉。采較多量的鮮老姜母洗凈,榨取汁沉淀,去水后曬干。取干姜粉與白煻,制壓小塊。食用時。開水沖之。有溫胃散寒之功。與蜂蜜調(diào)服可治虛寒之咳嗽,亦平寒人之喘。

  6.煨姜之用。其性味,辛,熱。可將老姜母,用水和黃泥厚包于姜外(也有用毛紙幾層包濕的),入火灰中煨。泥土干后取出姜用。內(nèi)服可用于胃寒腹瀉,常與他藥合用。外用可取煨好熱姜切開沾茶子油,用于推拿按摩。

  7.姜皮之用。其性味,辛,涼,有袪表利水之用。用刀刮姜皮,與蔥根,茶葉煮水,其義取其涼也。

  8.干姜之制與用。其性味,辛,熱。此姜要用隔年老姜。清洗凈后。切片用沸水微泡,撈出曬干。用干燥風干更好。此成品外白,有粉,有清香姜味。百姓中常見將干姜磨成粉。用時與糖調(diào)用。辛以通,甘以補。

  小貼士:溫熱病人不宜單獨食用生姜;陰虛血燥內(nèi)熱傷津之人少用姜;有出血者用姜宜謹。另外晚上最好不要服用姜。
 

查看評論

評論:生姜藥用方散寒祛風開胃

穴位查询

  • 穴位
  • 经络
  • 反射
  • 小儿

首頁 | 高級搜索 | 聯(lián)系我們 | 信息反饋 | 網(wǎng)站地圖 | 返回頂部 | RSS訂閱

Copyright © 2012 - eeocool.cn All Rights Reserved.

人體穴位網(wǎng) 版權(quán)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