細(xì)菌性痢疾
1方
【藥物】苦參8克
【制法】烘干,研為細(xì)末,用溫開水調(diào)成糊狀或制成餅。
【用法】敷臍上,蓋以紗布,用膠布固定,每日換藥一次。
【出處】《新醫(yī)藥通訊》(5):11,1972
2方
【藥物】大蒜適量
【制法】搗爛成泥狀。
【用法】治泄瀉暴痢或小兒下痢,貼臍上,或貼兩足心。
【出處】《千金方》
3方
【藥物】艾絨適量
【制法】制成艾柱。
【用法】灸臍中稍稍二三百壯,治一切痢。
【出處】《千金方》、《針灸易學(xué)》、《針灸逢源》等,壯數(shù)從7壯至數(shù)百壯不等
4方
【藥物】吳茱萸適量
【制法】研末。
【用法】敷臍,治寒痢。
【出處】《鮲溪外治方選》
急性腸炎
1方
【藥物】傷濕止痛膏
【制法】剪成1.5×1.5(厘米)大。
【用法】將選穴處皮膚以酒精洗凈擦干后貼上藥膏。貼穴:神闕、天樞、氣海、大腸俞、足三里,合并急性胃炎可加貼中脘,藥膏保留兩天以后取掉。皮膚對藥膏過敏者不宜用。
【出處】《新疆中醫(yī)藥》(1):60,1985
2方
【制法】切碎或搗爛,炒熱。
【用法】敷臍。用于急性胃腸炎。
【出處】高樹中教授經(jīng)驗方
內(nèi)科病癥
感冒
1方
【制法】共搗爛如泥
【用法】紗布包敷臍上,熱水袋熨之至汗出。時間不少于30分鐘。用于風(fēng)寒感冒。再蓋被子,喝熱水,取微汗。
【出處】高樹中教授經(jīng)驗方
2方
【藥物】桑菊感冒片或銀翹解毒片適量
【制法】研細(xì)末,水調(diào)或姜汁調(diào)膏。
【用法】敷臍,膠布固定。用于風(fēng)熱感冒。
【出處】《遼寧中醫(yī)雜志》(11):38,1980
3方
【制法】共搗爛。
【用法】用紗布包好敷臍上,等到將要出汗時,急喝白開水一杯,以加速出汗。用于風(fēng)熱感冒。
【出處】《中醫(yī)簡易外治法》
中暑
1方
【藥物】仁丹15克
【制法】研粉,溫水調(diào)糊。
【用法】填臍內(nèi),外用膠布固定。用于中暑。
【出處】《中醫(yī)簡易外治法》
2方
【藥物】食鹽、艾絨各適量
【制法】食鹽研細(xì)末,艾絨做成艾柱。
【用法】將食鹽填滿臍部,上置艾柱灸之。用于中暑汗出脈絕者,在急救時應(yīng)用。
【出處】《針灸學(xué)簡編》、《針灸學(xué)》
支氣管炎
1方
【制法】共研細(xì)末備用
【用法】先用75%酒精棉球消毒神闕穴,趁濕撒藥粉0.5克于穴位上,外貼膠布44(厘米)固定,膠布過敏者改用面紗外貼,繃帶固定。每隔3天換藥1次,5~7次為一療程,可連續(xù)用2~4療程。用于急慢性支氣管炎的預(yù)防和治療,孕婦慎用。
【出處】《陜西中醫(yī)》(1):33,1989
2方
【制法】蜜或生姜汁調(diào)糝膏。
【用法】貼臍,用于久嗽不止。
【出處】《理瀹駢文》
支氣管哮喘
1方(拔火罐法)
【用法】于臍部拔火罐,每次10~30分鐘,以臍部輕度充血為度,1~3天1次。
【出處】《浙江中醫(yī)雜志》(5):233,1980
2方
【制法】前3味藥碾成細(xì)末,同蔥白頭共搗爛如泥。
【用法】敷貼臍孔,蓋上不透水的油紙或塑料薄膜,膠布固定,半天取下,下午再敷,1天2次。用于因風(fēng)寒、飲食等外因引起的哮喘。
【出處】《陜西中醫(yī)》(針灸增刊):39,1981
肺炎
1方
【藥物】蔥白、艾葉各6克
【用法】共搗爛,包臍眼。另取一份,在虎口上刺出微血后將藥包上,燒退即去藥。用于小兒肺炎。
【出處】《貴州民間方藥集》。
2方
【藥物】白毛夏枯草、青蒿各31克
【制法】共搗爛。
【用法】包臍眼,熱退后去藥。用于小兒肺炎。
【出處】《貴州民間方藥集》
(查看評論) |
Copyright © 2012 - eeocool.cn All Rights Reserved.
人體穴位網(wǎng) 版權(quán)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