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門關(guān)注
三陰交穴 足三里穴 涌泉穴 太溪穴 太沖穴 迎香穴 腎俞穴 血海穴 關(guān)元穴 風(fēng)池穴 中脘穴 陰陵泉穴 肩井穴
人體穴位網(wǎng)
  您當(dāng)前的位置:首頁 > 偏方大全 > 中醫(yī)保健偏方

黃連有哪些品種和規(guī)格?

時間:2023-08-08 16:19:10   來源:人體穴位網(wǎng)  作者:eeocool.cn
答:

黃連生藥的品種和規(guī)格

黃連生藥,因原植物與產(chǎn)地的不同,大致可分味連、雅連、云連幾種,此外還有野黃連。

味連

一等:多聚集成簇,分枝肥壯堅實,間有過橋,長不超過2cm。無不到1.5cm的碎節(jié)、殘莖、焦枯、雜質(zhì)、霉變。(《中華本草》)

二等:條較一等瘦小,有過橋。間有碎節(jié)、碎渣、焦枯。余同一等品。(《中華本草》)

雅連

一等:單枝,過橋少,長不超過2.5cm。無碎節(jié)、毛須、焦枯、雜質(zhì)、霉變。(《中華本草》)

二等:條較一等瘦,過橋較多。間有碎節(jié)、毛須、焦枯。余同一等品。(《中華本草》)

云連

一等:單枝,直徑在0.3cm以上。無毛須、過橋、雜質(zhì)、霉變。(《中華本草》)

二等:條較瘦小,直徑在0.3cm以下,間有過橋。余同一等品。(《中華本草》)

野黃連

《中藥大辭典》:野黃連又名鳳尾連。為植物峨嵋野連的干燥根莖。外形與雅連相近,惟頂端多留有長6~10厘米的葉柄,作為野生的標(biāo)記;根莖多單枝或有2分枝,略彎曲,長約5~6厘米,直徑4~6毫米,外表呈黑褐色,結(jié)節(jié)緊密成連珠狀,無"過江枝";殘留的鱗片較多,須根較硬。斷面木部鮮黃色。均屬野生。主產(chǎn)四川(峨嵋、洪雅、峨邊),產(chǎn)量極小,但一般認(rèn)為品質(zhì)最優(yōu)。

黃連飲片的品種及功效

黃連飲片,因炮制方法的不同,也有不同規(guī)格。

黃連片

黃連片為不規(guī)則的薄片或碎塊,周邊黯黃色,粗糙,富有殘存細(xì)小須根,片面黃色[1]。質(zhì)堅硬,氣微,味極苦[1]。

黃連片的制法:取原藥材,除去雜質(zhì),搶水洗凈,潤透,切薄片,干燥,篩去碎屑;或用時搗碎[1]。

黃連片具有瀉火解毒、清熱燥濕的功能,用于濕熱痞滿,嘔吐,瀉痢,黃疸,高熱神昏,心火亢盛,心煩不寐,血熱吐衄,目赤吞酸,牙痛,消渴,癰腫疔瘡;外治濕疹,濕瘡,耳道流膿[1]。如治熱毒壅盛、高熱煩躁及癰疽疔瘡的黃連解毒湯(《外科正宗》);治氣血兩燔的清瘟敗毒飲(《疫疹一得》);治熱痢泄瀉的白頭翁湯(《傷寒論》)[1]。

酒黃連

酒黃連色澤較生片加深,味苦,略帶酒氣[1]。

酒黃連的制法:取黃連片,加入定量黃酒拌勻,稍悶潤,待酒被吸盡后,置炒制容器內(nèi),用文火加熱,炒干,取出晾涼,篩去碎屑[1]。每100kg黃連片,用黃酒12.5kg[1]。

酒炙黃連能引藥上行,緩其寒性,善清頭目之火[1]。如治目赤腫痛、口舌生瘡的黃連天花粉丸(《證治準(zhǔn)繩》)[1]。

姜黃

姜黃連表面棕黃色,味苦,略帶姜的辛辣味[1]。

姜黃連的制法:取黃連片,用姜汁拌勻,稍悶潤,待姜汁被吸盡后,置炒制容器內(nèi),用文火加熱炒干,取出晾涼,篩去碎屑[1]。每100kg黃連片,用生姜12.5kg或干姜4kg,絞汁或煎汁[1]

姜炙黃連其苦寒之性緩和,止嘔作用增強[1]。如治濕熱中阻,胃失和降,嘔吐,泄瀉的香姜散(《證治準(zhǔn)繩》);治脘脅疼痛,噯氣吞酸,大便熱瀉的萸連丸(《四川省藥品標(biāo)準(zhǔn)》1983年)[1]。

萸黃連(吳萸連)

萸黃連色澤黯黃色,味苦,略帶吳萸的辛辣味[1]

萸黃連的制法:取吳茱萸加適量水煎煮,取汁去渣,煎液與黃連片拌勻,稍悶潤,待藥液被吸盡后,置炒制容器內(nèi),用文火加熱,炒干,取出晾涼,篩去碎屑[1]。每100kg黃連片,用吳茱萸10kg[1]。

吳萸制黃連抑制其苦寒之性,使黃連寒而不滯,以清氣分濕熱,散肝膽郁火為主[1]。如治積滯內(nèi)阻,胸膈痞悶,脅肋脹滿或下痢膿血的大香連丸(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)[1]。

查看評論

標(biāo)簽:

相關(guān)閱讀:

    無相關(guān)信息

評論:黃連有哪些品種和規(guī)格?

首頁 | 高級搜索 | 聯(lián)系我們 | 信息反饋 | 網(wǎng)站地圖 | 返回頂部 | RSS訂閱

Copyright © 2012 - eeocool.cn All Rights Reserved.

人體穴位網(wǎng) 版權(quán)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