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門關注
三陰交穴 足三里穴 涌泉穴 太溪穴 太沖穴 迎香穴 腎俞穴 血海穴 關元穴 風池穴 中脘穴 陰陵泉穴 肩井穴
人體穴位網(wǎng)
  您當前的位置:首頁 > 中醫(yī)食療 > 藥膳食療

佛家食療奇方

時間:2012-02-25 17:03:55   來源:人體穴位網(wǎng)  作者:eeocool.cn

素有 “ 苦行僧 ” 之稱, 佛門僧侶。生活雖清苦,但短命者比比皆是究其原因,除了清心寡欲外,還在于佛家從古到今積累了一套獨特的祛病健身良方。近來,日本學者經(jīng)過深入調(diào)查研究,將佛家治療方法編寫成一本《佛門秘傳除病健身法》很受讀者歡迎?,F(xiàn)選其精華局部介紹如下:  

金桔治胃潰瘍  


對胃潰瘍也有療效。方法是每吃 2 個~ 3 個金桔即可采一小把金桔葉當茶飲也可見效。還可以將干金桔 5 個~ 6 個加 600 毫升的水,金桔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 C 還含有維生素 B1 維生素 B2 鈣、磷、鐵、脂肪等營養(yǎng)成分。其核心成分是維生素 C 含量比普通的柑桔高出數(shù)倍。金桔不只對治療咳嗽和喉痛有效。煎至 300 毫升左右,每日分 3 次服用。  

絲瓜水治神經(jīng)痛   

絲瓜水的功效有多種,絲瓜水的美容作用是為人們所熟知的絲瓜含有蛋白質(zhì)和果膠等有效藥用成份。實際上。其中之一便是對神經(jīng)痛有特效。古代印度,釋迦也把絲瓜水作為藥物,治療頭痛、腹痛、神經(jīng)痛以及嘔吐等。若治療神經(jīng)痛,可把絲瓜水溫熱以后飲下,用量要根據(jù)癥狀而定,大約 1 日 90 毫升左右,或者用絲瓜莖里泌出的水抹患部。  

黃瓜治療心臟病  

因為黃瓜的根、莖、葉對治療心臟病有特效。方法是將黃瓜葉、莖、根陰干,寺院藥方把黃瓜列為重要的藥用蔬菜。然后煎煮當茶飲,用普通的茶碗,每天喝上五六次,其用量在開始時可淡一點,然后逐日慢慢地加濃。  

馬鈴薯汁對胃癌有療效   

常食可增強體內(nèi)的自然治愈力,馬鈴薯俗稱土豆。這已成為防治胃癌的輔助療法。馬鈴薯汁含有鈣和大量的維生素 C 此外,還含有維生素 A 維生素 B2 K 等維生素群及氨基酸、鐵等礦物力質(zhì),一種堿性食品。還因含有酪氨酸而能增強心臟的機能,并可溫暖身體;還能促進眼的機能,有醒腦、降血壓及排出體內(nèi)過剩鹽份的功能。方法是將 5 個左右的馬鈴薯去皮、去芽,剁碎后布包絞取其汁,每天早飯前飲用,每次 150 毫升左右。  

無花果治療痔瘡   

有檸檬酸、蘋果酸、酢酸以及其他酸類,無花果的果實里含有大量的葡萄糖、果糖等糖份。還含有蛋白質(zhì)、維生素 A 維生素 C 和酵素,生吃有消除疲勞的效果。然而,特別有效的還是治痔瘡。無花果里有一種叫做磷酸纖維糖的酵素,這種酵素有調(diào)整腸道功能的作用,能促使快速排便。佛教醫(yī)學把它作為藥用果樹,用于治療痔瘡等多種疾病。防治痔瘡,可 1 天吃三四個無花果。每天早晚用適量的無花果葉子放入浴缸洗浴肛部。  


黑豆治氣喘  

治療咳嗽效果很好。黑豆營養(yǎng)豐富,黑豆有著奇異的功效。僅就氨基酸來看,含有很多人體內(nèi)欠缺的杜松子酒素和色氨酸,還有龍須菜酸、谷氨酸等新陳代謝起重要作用的成分。以及象尿素酶一樣的酵素。釋迦把黑豆做成藥粥治療感冒,治療腹痛和食物中毒。用它治療氣喘時,用黑豆 20 克作為 1 日用量,加水 500 毫升~ 600 毫升,煎至半量,每日分 3 次服用。治腹痛:用黑豆一小把( 50 克左右)加 1 玻璃杯水,煎至半量后飲服,即可見效。  

柿子治療鼻粘膜炎、膀胱炎、外傷出血  

無論是對由感冒引起的打噴嚏、流鼻涕的急性鼻炎,柿子是從古代就已被人們認識的果藥之一。特別是干柿。還是慢性粘膜炎,都有特效。柿子對治感冒之所以會有效,主要是葡萄糖、果糖、甘露醇、單寧酸、果膠、酯、胡蘿卜素等成份在起作用。干柿子還有止渴、利尿、消炎作用,用于干柿子五六個,加 4 克黑芝麻,再加水 300 毫升~ 400 毫升,煎至半量, 1 日分 3 次飲用,治療膀胱炎有效。生吃柿子還可以醒酒。外傷出血,可將干柿嚼碎后整塊敷在傷口處;治痔瘡出血,將柿子燒成黑灰,每次取 2 克,用白開水服下,即有效。柿子含有豐富的肝糖和鐵、維生素 A B C 等,治療貧血癥的有效食物。  

茄子治口腔炎   

早在古代就被用于治療破傷風、乳腺癌、痔瘡、乳腺炎等疾病。對于口腔疾病也有效。尤其對口腔炎引起的口腔粘膜腫脹、糜爛,茄子原產(chǎn)印度。用茄蒂治療,效果最好。方法是以茄蒂五六個加水 400 毫升,煎至半量,用煎汁漱口。

查看評論

標簽:佛家  奇方

相關閱讀:

    無相關信息

評論:佛家食療奇方

首頁 | 高級搜索 | 聯(lián)系我們 | 信息反饋 | 網(wǎng)站地圖 | 返回頂部 | RSS訂閱

Copyright © 2012 - eeocool.cn All Rights Reserved.

人體穴位網(wǎng) 版權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