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門關注
三陰交穴 足三里穴 涌泉穴 太溪穴 太沖穴 迎香穴 腎俞穴 血海穴 關元穴 風池穴 中脘穴 陰陵泉穴 肩井穴
人體穴位網(wǎng)
  您當前的位置:首頁 > 健康新聞 > 健康快訊

艾草的功效

時間:2022-08-05 13:50:43   來源:人體穴位網(wǎng)  作者:eeocool.cn

     別名:艾草、艾葉、艾蒿、家艾。為菊科艾屬,學名為Aremisia argyi。形態(tài)特征:多年生草本,地下根莖分枝多。株高45~120厘米,莖直立,圓形有棱,外被灰白色軟毛,莖從中部以上有分枝,莖下部葉在開花時枯萎;中部葉不規(guī)則的互生,具短柄;葉片卵狀橢圓形,羽狀深裂,基部裂片常成假托葉,裂片橢圓形至披針形,邊緣具粗鋸齒,正面深綠色,稀疏白色軟毛,背面灰綠色,有灰色絨毛;上部葉無柄,頂端葉全緣,披針形或條狀披針花,頭狀花序,無梗,多數(shù)密集成總狀,總苞密被白色綿毛;邊花為雌花,7~12朵,常不發(fā)育,花冠細弱;中央為兩性花,10~12朵?;ㄉ蚱贩N不同,有紅色、淡黃色或淡裼色。瘦果長圓形,有毛或無毛。

分布:主要分布于亞洲東部,如朝鮮半島、日本、蒙古。我國的東北、華北、華東、西南以及陜西及甘肅等均有分布。其適應性強,普遍生長于路旁荒野、草地。只要是向陽而排水順暢的地方都生長,但以濕潤肥沃的土壤生長較好。
艾草是具有特殊氣味的植物,所以驅(qū)蟲的效果是相當好的,而且屬性辛溫,能凈化空氣,有芳香通竅的作用,常聞能令人頭腦清晰、聰耳明目,甚至還有預防感冒的功效。

      由于艾草辛溫的屬性,適合用來活絡通經(jīng),因此,在中醫(yī)上經(jīng)常以艾葉或艾條來做針灸或草薰,吸進體內(nèi)的艾草味道,可通暢全身的氣血,讓血液循環(huán)變得更好。而一個人的氣血通行無阻,免疫力自然提升,即可遠離“邪氣”如感冒、病毒。

      艾葉,性微溫、味苦、無毒、有香味,如拿艾葉燉雞或豬肉,則有治婦科病作用。不過,在中醫(yī)上,艾草適用于寒性疾病者如手腳易冰冷等,不適合體質(zhì)易上火的人使用,比方說,經(jīng)常口干、口苦、臉熱、便秘、痔瘡等都不宜,以免病情加劇。艾草,自古在民間即有食用、袪風邪等用途,端午節(jié)有些嶺南人士,除了會以糯米摻艾草制成"艾粄"等應節(jié)食品之外,還有人將艾草、茅草、抹草、柳枝、桃枝等藥草懸掛門口,當作避邪之物?! “?,又稱香艾、苦艾,味苦辛,性溫,入肝、脾、腎經(jīng),最大功效為袪濕散寒、止血止痛,另外還有溫血活血、健胃強壯等功效。  艾草主治吐血,對于直腸出血、子宮出血、月經(jīng)失調(diào)、經(jīng)閉、少女痿黃癥、虛寒陰冷、貧血等婦科病極佳,為婦科良藥?!∫蚓哂行牶疂窆δ?,可治關節(jié)痛、神經(jīng)痛、頭風頭痛、腰骨酸痛和胸痛等痛癥,還可治下痢、胃潰瘍、盲腸炎、除腹水、止冷痢吐瀉,亦可配合其它治癌藥草,治療甲狀腺癌和鼻咽癌等。 
 治婦女產(chǎn)后血崩,以海金沙、鳳尾草、茅根、球蕨、側(cè)柏等煎湯后,將藥湯加入艾心葉、益母草竹葉菜、絲瓜、水芹菜、和藕粉一同絞汁,具特效。
 治胃潰瘍,以艾心葉、紫茉莉、木瓜等作精力湯,數(shù)日內(nèi)見奇效。

  艾葉平時可用來煎蛋或煮蛋吃,對于久年頭痛、神經(jīng)痛、腰酸背痛、崩漏下血諸癥,具有極佳食療效果,且同時為溫補藥膳食品,可醒胃,為虛冷者的長效性"威而剛"。 艾草更是自古以來艾灸袪風行血的唯一良藥,不過治療癌癥時,必須與半枝蓮、蒲公英??等治癌圣藥合用,才有實效。
      孟子說:“七年之病,求三年之艾”。意思是說七年之病很頑固,但三年以上的陳艾卻有可能治愈它。可見,人們對艾草在防病治病中的作用給予了充分肯定。中醫(yī)認為,艾草具有?濕散寒、溫經(jīng)止血的作用。藥用特性:艾草與中國人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,每至端午節(jié)之際,人們總是將艾置于家中以“避邪”,稈枯后的株體泡水熏蒸以達消毒止癢,產(chǎn)婦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。傳統(tǒng)藥性理論認為艾葉有理氣血,逐寒濕、溫經(jīng)、止血、安胎等作用。現(xiàn)代實驗研究證明,艾葉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;平喘、鎮(zhèn)咳及祛痰作用;止血及抗凝血作用;鎮(zhèn)靜及抗過敏作用;護肝利膽作用等。艾草可作“艾葉茶”、“艾葉湯”、“艾葉粥”等食譜,以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。

查看評論

評論:艾草的功效

首頁 | 高級搜索 | 聯(lián)系我們 | 信息反饋 | 網(wǎng)站地圖 | 返回頂部 | RSS訂閱

Copyright © 2012 - eeocool.cn All Rights Reserved.

人體穴位網(wǎng) 版權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