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藥方劑(一)
【辨證】肝膽氣滯血瘀,肝經(jīng)血虛風熱。
【治法】清肝解郁,涼血散結。
【方名】清肝解郁湯。
【組成】人參(去蘆)3克,茯苓3克,熟地黃3克,貝母(去心)3克,炒山梔3克,白術4.5克,當歸4.5克,柴胡2.4克,牡丹皮2.4克,川芎2.4克,陳皮2.4克,甘草1.5克。
【用法】水煎服,每日1劑,日服2次。
【出處】《外科樞要》卷四。
中藥方劑(二)
【辨證】痰氣凝結。
【治法】滋陰清熱,化痰散結,行氣破瘀。
【方名】攻堅散。
【組成】夏枯草30克,玄參30克,生牡蠣30克,昆布15克,姜半夏12克,海藻12克,青皮9克,陳皮9克,三棱6克,莪術6克。
【用法】水煎服,或研末,開水沖服。
【出處】《山東中醫(yī)學術經(jīng)驗交流文選》。
中藥方劑(三)
【辨證】肝氣郁滯,痰凝聚結,腎陰不足。
【治法】疏肝散郁止痛,化痰結,補腎水鎮(zhèn)陽。
【方名】消乳湯。
【用法】水煎服,每日1劑,日服2次。
【出處】楊馳方。
中藥方劑(四)
【辨證】氣滯血瘀,氣阻痰凝。
【治法】疏肝理氣,活血化瘀,消痰散結。
【方名】乳核飲。
【組成】柴胡12克,白芍12克,香附12克,郁金12克,青皮9克,丹參9克,三棱9克,生牡蠣30克(先煎),白花蛇舌草15克,夏枯草30克,黃芪15克。
【用法】水煎服,每日1劑,日服2次。
【出處】吳熙方。
中藥方劑(五)
【辨證】肝郁氣滯,兼血瘀痰凝。
【治法】疏肝解郁,活血祛瘀,去痰散結。
【方名】乳塊消湯。
【組成】瓜蔞15克,生牡蠣15克,夏枯草15克,昆布15克,海藻15克,丹參15克,柴胡9克,天門冬9克,三棱9克,莪術9克,橘葉9克,橘核9克,半夏9克。
【用法】水煎服,每日1劑,日服2次。
【出處】姜兆俊方。
中藥方劑(六)
【辨證】氣血不足,肝氣郁結,經(jīng)脈瘀阻。
【治法】疏肝理氣,活血化瘀,軟堅散結。
【方名】加味瓜蔞湯。
【組成】當歸12克,瓜蔞30克,乳香3克,沒藥3克,甘草3克,橘核15克,荔核15克。
【用法】水煎服,每日1劑,日服2次。
【出處】曾廣盛方<乳腺增生>
(查看評論) |
Copyright © 2012 - eeocool.cn All Rights Reserved.
人體穴位網(wǎng) 版權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