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門關注
三陰交穴 足三里穴 涌泉穴 太溪穴 太沖穴 迎香穴 腎俞穴 血海穴 關元穴 風池穴 中脘穴 陰陵泉穴 肩井穴
人體穴位網(wǎng)
  您當前的位置:首頁 > 偏方大全 > 兒科偏方 > 泌尿類偏方

小兒急性腎炎的秘方

時間:2012-04-27 15:30:52   來源:人體穴位網(wǎng)  作者:eeocool.cn

鏈球菌感染為急性腎炎的主要前驅原因,所以預防鏈球菌感染為最有效措施。

(一)一般措施

1.鍛煉身體,增強體質,提高抗病能力。

2.平素要注意皮膚衛(wèi)生,勤換衣、勤洗澡,尤其是在夏秋季節(jié),要防止蚊蟲叮咬及皮膚感染。

3.在集體幼兒機構或家族中,如發(fā)現(xiàn)猩紅熱、扁桃體炎等鏈球菌感染,須立即采取隔離措施,進行徹底治療。未患病者可用青霉素40~80萬單位,日2次,連用7天作預防。

4.對于反復發(fā)作扁桃炎的患兒,可考慮行扁桃體摘除術。對已發(fā)生急性咽炎、中耳炎、皮膚感染者,應及早給予有效治療,以減少腎炎發(fā)病的機會。

5.注意氣候變化,及時給小兒增減衣服,避免感受外邪。

(二)藥物預防

1.益母草100克,水煎代茶,每日飲用。

2.清熱解毒方:銀花15克、連翹15克、射干12克、赤芍15克、白茅根15克、白蘚皮9克、蒲公英9克,水煎服,日2次。

3.赤小豆50克、桑白皮30克、白術12克,水煎服,日2次。

4.陳葫蘆殼30克,水煎服,日2次。

既病防變

本病經(jīng)過恰當及時治療,預后一般良好。但如失治誤治,部分可轉為慢性腎炎或腎病綜合癥,并發(fā)心衰1、高血壓腦病、急性腎功能衰竭。導致本病傳變的原因有誤診失治,素體虛弱,內(nèi)蘊水邪泛濫,或邪熱太盛,火毒內(nèi)犯。所致變證有水氣上凌心肺,熱毒內(nèi)犯心肝,心陽欲脫,水毒內(nèi)閉等。

(一)一般措施

1.起病2周內(nèi)均應臥床休息,直到肉眼血尿消失,浮腫消退,血壓恢復正常后方可下床活動。3個月內(nèi)應避免劇烈活動。

2.本病早期,應給予易消化食物。有浮腫、少尿、高血壓或心力衰竭時要嚴格限制鹽的攝入,待患兒浮腫消退,尿量正常,血壓也降至正常后可給低鹽飲食。

3.急性腎炎患兒一般不必限制飲水,但有循環(huán)充血,心力衰竭或少尿、無尿等現(xiàn)象的例外。腎功能不好時,要給低蛋白飲食。一旦好轉,要早日恢復蛋白質供應,如蛋、牛奶、肉、魚等,以保證小兒生長發(fā)育的需要。(二)中藥治療

1.在急性期可用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加減治療。如水腫明顯者合用五皮飲:麻黃、連翹、赤小豆、陳皮、生姜皮、桑白皮、五加皮茯苓皮;如血尿明顯者,可加用活血化瘀之大薊,小薊、白茅根、白芨、側柏葉等,如見咳喘氣粗,有水邪上凌之勢者,加桑白皮、葶藶子、陳皮、蘇子、杏仁等。

2.熱毒證,為避免毒盛火攻,用五味消毒飲加白花蛇舌草、大青葉、玉米須等,或合用龍膽瀉肝丸。

3.若面色蒼白,四肢不溫欲厥者,用五苓散合五皮飲,或加防已、川椒、肉桂、五味子人參等,也可急煎獨參湯或注射生脈散注射液。若神志不清,服用蘇合香丸,芳香開竅。

4.如寒濕偏盛,水濕濁氣內(nèi)閉,見尿少尿閉,浮腫更甚,嗜睡等,欲成水毒內(nèi)閉者,用五苓散合附子理中湯。如濁氣上泛甚,也可選用溫膽場,或旋覆代赭石湯,或加大黃、山梔、白頭翁等。

(四)食療防變

1.冬瓜400克、赤小豆50克,加水適量煮粥食用。適用于急性腎炎初期浮腫、少尿者。

2.蔥白粥:用糯米60克,生姜5片搗爛,入連須蔥5莖,熬粥。加米醋5毫升,趁熱飲用,溫覆取汗。適用于急性腎炎初期,浮腫以頭面為主者。

3.生姜粥:取生姜5片,粳米50克煮粥,快熟時放入蔥、醋適量,趁熱食用,覆被取汗。適用于急性腎炎初期,頭面浮腫伴有發(fā)熱、無汗、頭痛、惡心者。

4.赤小豆鯉魚湯:先煮魚取汁,另水煮赤小豆50克做粥,臨熟入魚汁調(diào)勻(不入佐料),晨起做早餐。適用于急性腎炎全身浮腫、少尿明顯者。

5.苡米郁李仁粥:以苡米、郁李仁煮粥食用。適用于全身浮腫、發(fā)熱、尿血明顯者。

(五)單驗方

1.鮮車前草、鮮玉米須各60克,每日1劑,分2次服。

2.鮮茅根120克,白糖30克,水煎服。

3.浮萍白茅根各100克,赤小豆30克,水煎服。

4.黑芝麻散:黑芝麻炒末,加糖開水沖服。適用于全身浮腫尤以下肢腫甚者。

5.黃芪50克,水煎代茶,每日飲用。

6.藕節(jié)150克,水煎代茶飲用,對于血尿明顯者,療效較好。

共2頁    1 2 下一頁 尾頁

查看評論
上一篇:治小兒遺尿方3     下一篇:嬰幼兒便秘的治療偏方2

評論:小兒急性腎炎的秘方

首頁 | 高級搜索 | 聯(lián)系我們 | 信息反饋 | 網(wǎng)站地圖 | 返回頂部 | RSS訂閱

Copyright © 2012 - eeocool.cn All Rights Reserved.

人體穴位網(wǎng) 版權所有